喜报|“新世纪”小学数学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 我校获辩课团体一等奖
连续14年,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已进行到第十五届,彩票网站彩票大全作为独立基地校,每年参赛均收获佳绩。本届,我校推送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在36组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喜获辨课团体一等奖,参与活动的刘继红、任斌荣获指导教师全国一等奖,赵娜荣获执教教师全国一等奖,段剑莉、王朝霞、沈岚荣获答辩教师全国一等奖。







辩课团队2020年暑期开始备赛
该活动由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今年的主题是“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践与探索”
活动第一阶段是选择新世纪小学数学3.0微课,将线上线下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借助优秀的线上资源开展混合式学习,进行学习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辩课团队2020年暑期就开始研读“混合式学习”的相关资料,在副校长刘继红和三位主任的指导下,辩课组老师反复研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重建、优化传统课堂,拓展学习的形式和空间,实现深度学习。

重构学习空间 实现深度学习
课前预学,达成低阶目标。参赛教师借助预习单指导学生自学新世纪3.0微课,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达成低阶目标,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教室,提高教学效率。
课中释疑,促成高阶学习。在预学汇报中基于学生提出的几个困惑,教师们充分发挥在线学习与实体课堂的双重优势,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困惑的交流与观点的碰撞,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学生的认知,优化教学效果。
课后延伸,培养创新意识。课尾在学生充分感悟转化思想的基础上,根据课堂生成,让学生课后运用转化思想自主探索其它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为学生推荐了新世纪小学数学相关的3.0微课,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方式的优势,让学生深度参与,让教师精准定位,让课堂精彩纷呈。
提倡合作学习 促进共同发展
去年12月底,辩课团队在cctalk平台上进行了本次活动的第二阶段——网络辩课,对方辩友提出了“课堂上的四次小组合作是基于怎样的思考”这一问题,我校四位辩课老师沉着机智,理论和实践完美融合,结合我校生本教育理念,阐述了合作学习价值与内涵,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基于学情和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四次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能使学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中找到了平衡与提升,在已知和未知的联结中经历了内化与融通,在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中促进了建构与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既顾及孩子们的个性与共性,又赋予了知识温度与深度,还关注了学习策略的优化与提升。
混合学习模式 彰显生本理念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承载了团队对混合式学习的思考与实践,本次辩课活动也让我们纵深研究,把握本质。如今,混合式学习已成为常态化的学习模式,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数学教研团队的科研风采,彰显了我校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也为我们全学科深入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从困惑到清晰,从形式到内涵,我们正走在教育变革与创新之路上,重构学习空间,实现深度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中,不惧未来,走向教育的美好明天。